當前位置:首 頁 >> 南嶺走廊
-
-
“南嶺走廊”之十二: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——以“南嶺走廊”賀江流域的族群關系為例
從2010年1月起,本刊以《一條多民族和諧共處的走廊》、《稻作文化》、《祭祀祖先的盛典 期盼幸福的節日》、《“活著”的古文字》、《客家土樓王——承啟樓》、《藍色之魅》、《“南嶺走廊”上的特色建筑》、《從神圣的頭飾到流動的百褶裙》、《戴面具狂舞的“神...
閱讀全文>> -
“南嶺走廊”之八:從神圣的頭飾到流動的百褶裙
“南嶺走廊”上的服飾文化極其絢麗多彩,哪怕只是一個銀扣子、一個蠟染的圖案、一個裙角的花邊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。從頭到腳,一套服飾就是一部史詩。面對如此豐富的“南嶺走廊”服飾文化,在以前的專題里我們嘗試著從“藍色”入手,對走廊上眾多民族所喜愛的...
閱讀全文>> -
“南嶺走廊”之七:吊腳樓、風雨橋、鼓樓 ——“南嶺走廊”上的特色建筑
建筑是一部凝固的歷史。“南嶺走廊”上,層巒疊嶂,溪流縱橫,雨水充沛,森林密布。生活在這里的苗族、侗族、瑤族、布依族、壯族等少數民族,在千百年的勞動生產實踐中根據當地的地形、氣候、建筑材料、生活習慣等,不斷總結經驗,創造性地修建了獨具地方特...
閱讀全文>> -
“南嶺走廊”之六:藍色之魅
蓼藍,是一種葉子可以做藍色染料的植物。用蓼藍的葉子發酵制成的有機染料叫靛藍。“南嶺走廊”上的人們很早就掌握了使用靛藍給紡織物染色的技術。染色技術和地域文化的共同影響,使“南嶺走廊”上的許多民族對藍色服飾有了共同的喜好。藍色,可以說是“南嶺走...
閱讀全文>> -
“南嶺走廊”之五:客家土樓王——承啟樓
秦漢以來,由于軍墾戍邊、戰亂饑荒、社會動蕩等各種原因,中原漢族士大夫階層不得不多次告別家園,向南嶺山區遷徙。在那里,他們繁衍生息,與當地民族相互交流、融合,共同創造出了來源于中原又異于中原的客家文化。 ?歷經風雨,至今屹立在“南嶺走廊”崇山...
閱讀全文>> -
“南嶺走廊”之三:祭祀祖先的盛典 期盼幸福的節日
生活在“南嶺走廊”上的很多民族信奉萬物有靈和祖先崇拜,民間的祭祀活動豐富多彩。人們通過參與活動,不僅實現精神寄托,而且還達到娛神、娛人、增強凝聚力的目的。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,生產力水平低,人們對自然萬物的認識還不充分,對于各民族的先民來說...
閱讀全文>> -
“南嶺走廊”之二:稻作文化
藍天白云下,起伏的山巒上層層梯田已被金色稻谷覆蓋,人們在稻田邊休息午餐,他們吃著香噴噴的米飯,看著田里長勢喜人的稻谷,心里美滋滋的:“一年的辛苦沒有白費,今年又有個好收成。”這是“南嶺走廊”普通農民家庭秋天收割的情景。????????? “南嶺走廊”溫...
閱讀全文>> -
探訪——“南嶺走廊”:一條多民族和諧共處的走廊
編者按: 翻開中國地形圖時,可以看到在我國廣東、廣西、湖南、江西等省區交界處有一系列由北向東平行的山嶺和山地,其中以大庾嶺、騎田嶺、都厐嶺、萌渚嶺、越城嶺五嶺最為有名,史稱南嶺。著名社會學家、民族學家費孝通先生從民族學的角度提出走廊與板塊...
閱讀全文>>
-

老畫報 Since 1955
- 最新文章導讀
-
- 04-12七彩云南,美在德宏..
- 04-12真心融入 真情服務..
- 04-12紅色湘西的鄉村振興之路..
- 04-08民族畫報社召開“我看建黨百年新成就..
- 04-08習近平對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..
- 04-07汪洋在《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..
- 04-07我們的生活像咖啡果一樣紅紅火火..
- 04-07國家民委舉行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輔導報..
- 04-06國門一線展形象..
- 04-06民族畫報社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推進..
